常年委托我們翻譯的朋友都知道,我們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是先收費后,才開始翻譯的。對于各種質疑,我們覺得應該有種表白,比如“別人家都是先翻譯,后收費”、“合作這么久,這點信譽都沒有嗎”、“不會不要翻譯件,要不怎么會找你們翻譯呢?”“你們早晚得黃”。
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,我們大連信雅達翻譯同樣有個心路歷程。
統(tǒng)一答復如下吧:
每家翻譯公司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方式不同,我們做好自己的,不跟別人比;越是老朋友,出現翻譯跑單就越憋屈,翻譯公司也是人,也有承壓極限。比如,有些企業(yè)的小姑娘多次來翻譯,某次,在微信說,你先翻譯,我回頭請了款項給你。因為,是老顧客,就不疑有他,而且盡量放到前面翻譯,但是翻譯完后,左等也不來取件,右等也不來。于是問她,但她說“孫哥,領導說這個文件暫時不翻譯了,添麻煩了”。對方這樣輕描淡寫就像飄身而過,但我們已經翻譯完了,而且這東西也不是一雙鞋,一件衣服,可以再賣給別人。于是跟她說,我們已經翻譯完了,無論你們需不需要都要支付費用。而對方一句話,就讓我們啞口無言:公司不會出這個錢,你看,孫哥,你能讓我從兜里掏錢給你嗎?結果很尷尬。但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預先收了翻譯費的話,你不要了,是你們公司自己決策的事情,辦事人員已經把這筆錢支付給了翻譯公司,并不在辦事人員手上,如此,大家都可以從感情用事中擺脫出來。自己承擔自己應付的責任。
所以,吃夠了這樣的虧,我們一定在收到翻譯費后再開始翻譯,以免有噬臍之悔。
同樣對于那些,信誓旦旦保證的,我們也一律不予以采信,也要求先付款,否則要合同干什么?法院的各種違約庭審又是怎么產生的?
堅持這種先收費后翻譯的習慣后,我們收獲了更多的理性和減壓,能更專心的投入到提升和保障翻譯質量的行動中,不但沒有因此流失客戶,而且更加贏得了新老客戶的信任和好評,所以大連信雅達翻譯有限公司不會黃,會長久的為大連翻譯市場服務,因為士為知己者用。
翻譯面對的客戶,有各種各樣,但是一旦確立下規(guī)則后,按照既定規(guī)則來進行工作,就可以煉成先收費后翻譯的習慣。